天空之城是宮崎駿筆下的古代超文明城市;上面潺潺流水、綠草如茵,整個天空之城有如生命體一般百年來自行運作。想不到在澳門原來也沉睡著一座這樣的建築,澳門文化中心。
澳門文化中心是澳門近百年來最現代化的地標性建築,整座建築物有如天空之城一樣自充滿生命力;中心內由一套近乎人工智能的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BMS)自動管理,系統管理著8,000個接點,5,000個感應器及控制元件。自動化的鋁合金百頁窗能感應日照而自行調節採光量,繼而控制室內溫度;加上採用了隔熱性能極佳的low-e玻璃讓室內恆溫。這些技術在二十年後的今天看來仍然是極前沿的環保節能的建築技術。
這個近乎人工智能的BMS除了處理日常的工作外還能應付各種突發情況;文化中心內設有各種偵測毒氣和濃煙的感應裝置,能自行判別並啟動驅散濃霧的系統,必要時系統會自動開啟所有疏散通道。此外為了保護來賓,另有600個防暴感應裝置遍佈整個大樓,偵查各種可疑入侵者,透過連接外界的網路,進行監控、分析和防衛。
想不到寧靜舒適的漢白玉大堂裡,卻佈滿如此精密的防衛系統,似乎建築背後另有很特殊的原因:作為澳門回歸大典的主要場館之一,聯同旁邊的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的前身都是中葡兩國元首、主要官員和來自世界各國觀禮嘉賓的主要活動場所;亦作為將來澳門人舉辦各種國際級文化藝術的活動中心,來自歐洲的建築設計團隊都把所需配套和每個空間、每個功能和細節設計好。
在工程方面,如此先進和前衛的設計,當然也令工程人員扭盡六壬,吃了不少苦頭。欲知工程人員吃了多少苦頭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