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的圆形喷水池。这也是此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喷水池中央放置一个正立之天球仪,是葡萄牙人航海的象征,其上标有黄道赤道铜环,而秋分点正对着市政厅大楼。
澳门有一个地方,充满现代元素的同时又夹杂着一点浪漫。似乎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两种风格却又出奇地配合得天衣无缝,坐落于临近海岸的水上,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在海上独领风骚。这个地方就是澳门人熟知的澳门科学馆。
在染上金色的斜阳里,突然邂逅一处怀旧的所在,会是什么感觉?
中葡共处四百多年间,双方交流甚密,政策贸易民事的商讨自当少不了专门的议事场所。早在明朝我国官吏就已经与葡萄人有专门的商议贸易、办理居留事宜的场所,即今天的民政总署,过去先后被称为议事亭、市政厅。是当年澳门土生葡萄牙人的行政机构,一切市政事宜在这里进行,维持了数百载。
中葡共处的四百多年间,澳门可谓是历尽沧桑,历史的变迁让很多从前鼎盛繁荣街区的印迹在今日都逐渐变得模糊了。然而,历史是无法替代的,在今天,人们依然坚持从建筑的斑驳痕迹中去追寻昔日历史的光怪陆离。
如果流年不说话,记忆也会开出花。西洋坟场旁的一切,属于记忆里的老澳门;西洋坟场内的所有,属于光阴故事里的逝者。在此论幸福——幸福如同沙漏,是否觉得它是在一点一滴地流逝着?当然,幻想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上紧握一个温暖的现在。
澳门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走过一段长坡,转过一处街角后,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会邂逅什么样的美景。从风顺堂街一直走到龙嵩正街,当在分叉路上看到小山岗之上的岗顶剧院,向上走便是岗顶前地。
自开埠以来,澳门很快成为了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的首个据点,因而澳门也有“圣名之城”的美称。正因如此,澳门有各式各样的教堂,这也成为了澳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圣奥斯定教堂便是“圣名之城”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百年光景,风流云散的岗顶剧院,这里曾是葡人的俱乐部,也是当时全中国唯一的电影院。大门外用葡文写着"Teatro Dom Pedro V"即伯多禄剧院之意,澳人俗称这里为 "岗顶波楼"。 由于这里除了剧场外,还设有舞厅、图书馆、撞球室等,我们来到这里可见借日在此耍乐的贵族生活如何优越。
从妈阁庙来到圣老楞佐教堂,这是一种穿越,一种东西文化的穿越,由于我们从东方的海神庙来到葡萄牙人的海神庙,从而体会生活在澳门的人对大海的敬畏,对海洋为生的依赖,以及对远航所产生的不安而需要心灵的慰藉。
原以为只有去了希腊才能领略地中海的风华气质,却意外的在这地球的另一端,作为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定位——东望洋灯塔竟能够遇见地中海风情的旖旎。
游历完充满欧式风情的亚婆井前地,走进对面幽静的巷子内便是充满东方神韵的郑家大屋。郑家大屋就是坐落在这个华洋共处的土地上被南欧建筑恤包围的一住东方宅第。怪不得一部启蒙晚清时代东方社会的巨着在这里写成。
第一次知道这个景点,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亚婆井,让我觉得这里是否住着一位慈祥的老人,是否有一口甘甜的古井。再次听说这个名字,才明白此景如其名,体现了澳门包容万象的精神。相传明朝时有一位老婆婆
从妈阁庙向左走向妈阁斜巷,一路上可以欣赏到色彩绚丽、风格奇特的建筑。而港务局大楼也不例外。转过一个街角,你便可惊喜地发现,一栋黄白相间的具有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呈现在你眼前。
澳门毗邻大海,与大海相互交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澳门与大海紧密相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海事文化遗产。历史追溯到十四世纪初,已有史料记录到当时福建省的渔民纷纷来到澳门进行海事活动,他们认为澳门是一个安全的海港。
正如一位风情万种的女子,澳门,她的美永远不止一面。它既有显于闹市的现代化的赌场,又有隐于深巷的古老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庙宇,又有西式特色的教堂。若你想探寻它另一面的美,不妨与我一起踏上澳门文化古迹徒步之旅。
澳门的故事既可以是浮华美绝,亦可为娴雅清新。倘若要将澳门现代生活置之身后,寻找通往繁华背后古朴澳门的时空隧道,那么河边新街是最佳的选择,别无其他。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得好,必须要经济和文化相结合。澳门在经济迅速发展得同时,并没有遗忘对文化的建设。何东图书馆正是扮演其中一个对澳门文化有重要贡献的角色。
第 4 页 共 6 页
最近朋友介绍说澳门很流行吃西班牙的Tapas, 原来西班牙除了海鲜饭这种大菜之外闻名世界,更有 Tapas 这种酒馆的下酒小食。而在澳门现时专门提供Tapas 的酒馆就有一家名为『 Casa de Tapas 』就在在凼仔木铎街 9 号 (官也街巴士站付近)。
到台北,最喜歡就是去吃麻辣火鍋,台北的寬巷子是其中一間我很愛的麻辣火鍋店,這間店的特色是主打精緻的鍋品料理,並以工匠人手鑄造、價值30萬新台幣的鍋具「團圓鍋」來吃火鍋。寬巷子上年於香港尖沙咀海港城開設首間海
往事濃淡,色如清,已輕。建造這樣一座教堂,據說最初是為謝神靈保佑,還愿而建的。雖然履行諾言的葡萄牙航海者和彌撒祈禱的在澳葡兵已不在,時常關閉的教堂也少了信徒禱告時的身影,然彌足珍貴的是這座教堂依舊體現著神性與人性的光芒。
又到了3月日本樱花季,有很多人跟喵喵我说不知道怎样分别樱花和梅花(其实喵喵初初也会把两者经常弄错),所以我决定教大家如何分辨它们,让你们来到日本时不会指着梅花说它是樱花。
奈良作為日本三大古都之一,曾作為首都,被稱為「平城京」。早年模仿中國唐朝古都長安城,於傍晚時分來到奈良的春日大社,看琉璃燈轉的延壽燈,亦可感受一回【夢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