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悟空每每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总要跺一跺脚,用金箍棒敲一敲地面,这个时候就会有个老爷爷摸着头极其难受地从地面跳出来问大圣爷有何贵干。这个老爷爷就是我们熟悉的土地神。在现实生活中,土地神爷爷可不会随便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
永福古社
在昔日的城埠农村,土地廟到处都有供奉,其普遍程度相当于泰国的四面佛。澳门也是如此,在澳门土地廟遍布整个澳门,昔日的澳门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种地,名符其实的靠地吃饭。因而土地肥沃成了农民最大的心愿,那时候土地神是澳门人寄托丰收的希望。
而澳门最古老的土地廟就是沙梨头的“永福古社”。相传建于宋朝末年,迄今已经七百余年了,是澳门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土地廟。关于土地廟的建立,背后还有一段血泪史,宋朝末年,南宋的政治中心一度移到福州,这一时期,很多有爱国主义传统的福州人都投身于南宋的军队报效国家。可是天不从人愿,不久之后南宋军队又被迫退到广东。1279年,在澳门半岛面临伶仃洋与崖门之间的一段海域,成为南宋军队与元军最后决战的大战场,当时云水翻腾,山河变色,几千艘宋元战舰互相厮杀,数十万南宋军民葬身海底,自此大宋灭亡,江山易主。
然而政权的覆灭不代表血脉的断绝,当时仍然有很多福州南宋军民幸运避过一劫,宋亡以后他们在澳门半岛上隐姓埋名,落地生根,成了澳门早期的土著居民。即使避过一劫他们也不忘先祖,但是由于当时已经是元朝的统治,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筑寺庙供奉先祖,于是他们就建了很多的土地廟,“永福古社”等以此来纪念祖先。而时至今日,“永福古社”成了现代研究福州人在澳门的宝贵历史资料。
编辑的话:
永福古社,这是一个我们一直想介绍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不是很多人知的古迹,亦是一个很充满传奇的古迹,传说当年南宋的末代皇帝与其王族隐姓埋名于此继续繁衍下去,而永福古社为赵氏王族的宗祠,因逃避元军需掩人耳目,而以土地庙的形式设立,细心查看庙内的的匾额和石埤,或会找到一些线索。(而另一说是宋帝漂流至深圳的赤湾,详参见Yo地铁的介绍。)
永福古社的地点是在澳门沙梨头闹市之中一个较为隐闭之处,平日游人不多,其另一通道是从【土地古庙】的大石后通住白鸽巢公园的后山,过去一直被公园封闭,由于近年公园从新修复此”秘密通道”笔者误打误撞的发现了此古社,再从各种文献之中了解到此古社低调而不凡的来历,希望通过这窗口与大家分享。
关于拍摄神祉,其实笔者一直很忌讳,那是由于笔者奶奶很严厉的禁止使用镜头对着祖先,那是对神祉的尊重,可从本站的其他关于庙宇的文章中见到我们从来避讳正面拍摄神像或庙宇的内部。但今次却破格拍摄福永古社的神像和石埤是由于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很直得记录的文物,以及宋代赵氏王族聚居澳门的珍贵資料,因此拍摄前在庙内向神祉诚心祈求获得拍摄。希望亦顺道向看官们传达当游览庙宇时,不论是信仰与否也该对该地人、事、物保持尊重,摄影、宣闹、污染亦不宜。